<台大合唱團OB-2018克斯蒙旅遊>
(NTUC-OB 2018 CSM Tour)
<夢幻般布萊德湖(Lake Bled)>
<上:奧地利南部大城格拉茲、斯洛維尼亞美景布萊德湖和城堡、斯洛維尼亞首都盧比安娜、世界最美的地底景觀波斯托伊納洞。>
作者: 張秀雄(Frank Chang) 日期: 2018-10-24
《這一趟精彩的旅遊是<自然之旅>,帶給大家亞德里亞海岸絕美景色。是<歷史之旅>,認識亞德里亞海各國古城的今昔。是<人文之旅>,深度體驗亞德里亞海的生活美學、宗教人文、世界遺產美景。》
<南美旅遊團台北聚餐>
一) 楔子: 去年12月<台大合唱團OB南美旅遊團>20位團員在周優美團長帶領下,暢遊智利、祕魯兩國,玩得很開心盡興。今年3月中南美旅遊團杜醫師/邵作賢和汪博士/秦慶瑤兩對夫婦共同邀請當時在台的團員在台北極品軒餐廳聚餐,餐會中有人提起今年的旅遊計畫,選定目前台灣最夯的行程,亞得里亞海岸的克羅埃西亞等美景國家。呂團長指名要陳淑美夫婦擔任招集人,陳淑美很忙碌仍然慨然接受,她知道背後那個疼惜伊的<尪婿>「山頂郎」會挑起這個擔子。因此由我開始著急了。
<「山頂郎」夫婦去年在智利百內公園>
二) 客製化行程: 任務確定,「山頂郎」夫婦從3月21日開始分別約團員和友人推薦的三家旅行社在圓山聯誼會面談,商討行程安排、報價、飛機航班、餐飲等問題逐項討論,並列表比較各家優劣,並公布在我設立的line群組供大家參考,並請大家提供意見。台灣出發的團,一般都是由土耳其進,從南往北一路玩到奧地利,再從維也納搭機返台。我們團的組成,部分成員由美國LA出發,在維也納與台灣本團會合,因此我第一個要求是從維也納進出。第二,未免我們這個長老團的團員的勞累,航班要從桃園直飛維也納,中間不轉機。第三,為減少拉車的旅途勞頓,刪除波西尼亞的景點。第四,餐飲需要當地風味,排除中國料理。最後,領隊要對當地的歷史充分了解,讓團員知悉每個景點的歷史、人文背景;景點導遊(地陪)的英語能力佳,要說出讓人聽得懂的英語(去年在祕魯的不良經驗怕到了)。這些能符合我們的要求後,再談價格。這些要求都是參考團員在群組上反映的意見,綜合而成。
<敲定好的旅遊路線圖>
因此每家都需要兩次以上的面談,其中一家不能配合要求調整行程,自動放棄第二次面談。美國團員也推薦LA旅行社的行程和報價供我們參考,最後決定旗艦旅行社是我扶輪社友和圓山聯誼會朋友們的推薦。團體旅行最怕旅行中旅行社未依約定,為省成本而偷斤減兩,因此旅行社的口碑和信用極其重要。同時旗艦也能配合我們的要求,為我們調整行程,尤其是安排並贈送一場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莫札特音樂欣賞會。因此「山頂郎」夫婦就決定選擇旗艦旅行社承辦這趟客製化的<台大校友合唱團2018克斯蒙旅遊團(NTUC-OB 2018 CSM Tour)>。多年國際商場爭戰經驗,造就「山頂郎」成為一個談判高手,價格上不一定是最低,當然也不會吃虧,應有的優待折扣不會少,絕對物超所值。
<挑選旅行社的面談在圓山聯誼會進行>
三) 報名踴躍: 考慮到克斯蒙一帶對遊客的偷竊、搶奪行為時有所聞,為了方便照顧,設定20名成團。行程、報價公布後,很吸引人,去過的還想再去。加上合唱團的「桶箍(tháng-khoo)」 陳立偉的用心推展,美、台兩邊合唱團團員和眷屬報名踴躍,提升上限為24名。很快就額滿,仍然有些合唱團成員和非合唱團成員候補等待。「山頂郎」深思後,台大校友素質高自己會照顧自己,旗艦確認在歐陸的遊覽巴士座位舒適,坐40位遊客沒問題,因此徵得團員的同意,提升額度到34名成團(含領隊)。後因美國部分兩對夫婦臨時因傷病退出,最終30名團員確定。
四) 行前說明會: 8/23(四)十多名在台團員出席在旗艦舉辦的行前說明會,當場旗艦先發給每人一本精美的行程冊,和一個提袋。未出席者(含美國團員),旗艦會先提供電子檔給他們參考、準備。旗艦張副總先報告他和「山頂郎」夫婦多次開會後,依照「山頂郎」的要求才訂妥這個客製化的行程。張副總並介紹旗艦新進帶團領隊楊洽榮(Vincent),由Vincent做行程重點說明、當地氣候風俗和應注意事項,並提醒注意防止竊盜。
<完成客製化的行程>
我們當場成四個小組,每組8名團員,以便互相照應。
A)組
1. 張X雄(Frank) 2. 陳X美(Julie) 3. 陳X山(Fengshan)
4. 李X美(Shelly) 5. 楊X文(Shu-Wen) 6. 劉X鶯(Shu-Ing)
7. 楊X棣(Eddy ) 8. 莊X文 (Su-Wen)
B)組
1. 呂X雄(Victor) 2. 張X珍(Swedin) 3. 田X真(Hsiao-jen)
4. 劉X淦(Liangan) 5. 方X疇(Sing-chou) 6. 平X雲(Ching-yun)
7. 李X竹(John) 8. 伊X春(Chin Chun) 9. 姜X恕(Tzuu-shuh)
C)組
1. 陳X偉(Liwei) 2. 楊X梅(Suzie) 3. 馬X贊(Richard)
4. 黃X凡(Linda) 5. 邵X賢(Charlotte) 6. 杜X光(Yong-Kwang)
7. 陳X薇(Show-wei) 8. 王X根(Morgan)
D)組
1. 周X美(Yu-Mei) 2. 盧X良(Bernie) 3. 秦X瑶(Cheryl)
4. 邱X惠(Tze Huey) 5. 王X錦(Ying-Jiin) 6. 陳X芳(Fung-Fang)
7. 領隊: 楊洽榮(Vincent)
旗艦確認贈送我們一條精美的<團隊橫布條>,供我們在各景點拍攝團體照時用,說明會圓滿完成。
五) 行程:
<桃園機場集合>
*Day1(10/07日)
出發: 原訂搭乘長榮航空 BR065班機 當晚23:30桃園機場起飛,隔日07:15抵達 維也納。有人在前一天晚上或當天早上就接到長榮航空公司的通知,BR065班機將延誤到10/8 0:30起飛。旗艦Lucy確認集合時間不變,仍然是10/7 21:30在第二航廈長榮23號櫃檯前集合。而美國團員田曉真在台北時間當晚10:36就透過群組通知我們部分美國團員已經住進維也納機場的NH Hotel了。Line群組真的幫助很大,聯絡真方便。
<吊在胸前的精美名牌>
21:30前,團員陸續報到集合,領隊Vincent發給每位團員兩條行李帶和一個吊帶名牌。這個精美的名牌是讓大家吊在脖子上,名牌放在胸前,方便大家彼此認識。擔任團長的我確認領隊帶來我們拍團體照時需用的精美<團隊橫布條>才放下心。Vincent辦妥登機證後,協助大家check-in行李,大家自行通關等候登機。起飛時間又延誤約二十分鐘,將近凌晨一點才起飛,標準<紅眼班機>。在機上開著電視,半睡半醒,過了迷迷糊糊的一覺。
<精美的團體照橫布條>
*Day2(10/8一):
長榮班機BR65於上午8點左右(當地時間)順利降落維也納機場。我的手機沒WIFI可連絡在NH Hotel的美國團員,因此請領隊Vincent趁我們在等行李時,在群組上留言通知來自美國的團員準備和我們會合了。
<維也納機場CAT(City Airport Train)廣告>
確定全體台灣團員的行李收到無誤,Vincent帶領我們步出機場走向停車場。迎接我們的是維也納的藍天白雲和溫和的陽光,NH Hotel就在停車場對面。眼前這輛Molnar Travel銀白色的頂級豪華SETRA巴士就要陪伴我們這趟旅遊的巴士。
<維也納機場停車場>
Vincent和司機打過招呼,提醒團員們先關注自己的行李確實上了遊覽車再上車等候。Vincent和我一起過街道NH Hotel迎接來自美國的團員,一位團員大概睡過頭不見蹤影,我和陳立偉一起在大廳等候,由Vincent帶其他人先到停車場上車等候。團員到齊,Vincent紅花插在前,先送司機先生幾包香菸建立交情,以確保服務品質。巴士開往這趟旅遊的第一站格拉茲。
<陪伴我們旅遊的巴士>
SETRA(和Mercedes-Benz同一母公司Daimler AG)巴士座位寬敞舒適,唯一缺點就是車上只有前座有電視和麥克風,一般台灣團喜歡在巴士上卡拉OK就行不通了;放映影片,後座也看不清楚。領隊Vincent先自我介紹,然後介紹司機先生讓我們和司機先生打招呼鼓掌。接著,團長我向領隊借行動麥克風向大家問候致意,並簡單自我介紹。我同時宣布已經報名因傷未來的團員LEO杜松福捐贈US$335,做為團員如廁小費基金,剩餘做為酒水基金。然後由前排往後傳,讓每一位團員都自我介紹一番,以便互相認識。Vincent接著介紹我們這趟旅遊的亞德里亞海沿岸的歐洲國家和亞洲國家習俗不同的地方,以便我們入境隨俗。Vincent說我們這一團在他帶過的旅遊團中,創兩項最高紀錄。首先是學歷最高,再來就是平均年齡最高。因為後者,所以”如廁”很重要,除了飯店、餐廳上廁所免費外,其他地方都要,收費0.5歐元或等值當地幣別。因此準備零錢很重要,否則就需幾個人相約一起去,能忍就是忍到用餐的餐廳再上。我們這群台大校友笑稱這是”廁所經濟學”。
<旅途中的第一個休息站LANDZEIT >
維也納到格拉茲距離約200KM,車行需3個小時。巴士出發2小時後,開進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
(菲爾斯滕費爾德附近洛伊佩爾斯多夫
Loipersdorf bei Fürstenfeld市鎮)
。團員下車後紛紛向領隊領取銅板(由LEO基金支付),進入Landzeit,如廁。這是一家簡易餐飲食品店,進門就是一個天井下的方形吧檯,供應咖啡餐點,裡面就是販售麵包甜點和紀念品等的商店。廁所在地下室,因為我們有人買蛋糕等食品,所以如廁免費。停車場後面一大片綠草如茵的空地,大家邊休息邊拍照。
<第一張合照沒有橫布條在
(菲爾斯滕費爾德附近洛伊佩爾斯多夫
Loipersdorf bei Fürstenfeld市鎮)
>
立偉要大家集合拍一張團體照,找不到Vincent、拿不到<團隊橫布條>,因此第一張團體照是沒有<團隊橫布條>的團體照。上車後我請Vincent將<團隊橫布條>交給我,由我負責保管。巴士繼續前往格拉茲,為了讓團員在遊覽旅程中,更清晰認識各景點觀賞重點、歷史背景,領隊Vincent一路為我們講故事。昏沉中的「山頂郎」我依稀的聽到他提到一道中華料理名菜<宮堡雞丁>,我喝口水提神聽。原來Vincent要提醒我們這趟旅遊的四大重點。宮=皇宮,堡=城堡,雞=基督教,廳=音樂廳。為了增加我們了解這趟旅遊的幾個歐洲國家的發展背景,Vincent講故事的主題圍繞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發展,更播放相關故事的影片,提升團員們的興趣。
<格拉茲遊客中心外的導覽圖>
<格拉茲遊客中心>
巴士往南行進入格拉茲,停在古城北邊的遊客中心,團員們下車後見到這座古城的美麗的秋景和建築,忘卻長途飛行的疲憊,紛紛取出相機或手機猛拍照。
<中途休息站Landeit的大合照>
【格拉茲(Graz)】是奧地利南部第一大城,是奧國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格拉茲也是奧地利第二大城,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為中歐重鎮。格拉茲是以城堡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性發展,主要景點多位於舊城區中。她的舊城區有許多17、18世紀的山牆屋,景觀優美,是很舒適的徒步區。
<世界遺產的城堡山(Schloßberg)>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被公認是中歐保護最完善的古城之一。在1999年被聯合國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在2003年又被選為文化之都。格拉茲同時也是奧地利非常著名的大學城,共有四所大學和技術院校,學生總數佔城市總人口的1/5之多。
<由城堡山鳥瞰格拉茲(分享自Český Krumlov)>
領隊Vincent帶我們遊覽舊城區,他要每位團員都戴上耳機,以便他用行動麥克風位我們介紹重要景點。
<格拉茲大教堂(Graz Dom)>
離開遊客中心,我們經過<格拉茲大教堂(Graz Dom)>,沒時間進去參觀富麗堂皇的巴洛克裝飾,就直接進入格拉茲舊城區,很可惜。
<格拉茲主教座堂>也稱做<聖基爾斯主教座堂(Dom St. Ägidius)(wiki)>
<格拉茲主教座堂(德語:Grazer Dom)>,也稱做<聖基爾斯主教座堂(德語:Dom St. Ägidius)>,也是天主教格拉茲塞考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修建於1438年至1462年期間,為哥德式建築。(來自:維基)
格拉茲的舊城區主要由四條主要街道所組成:薩克街(Sackstrasse)、海倫街(Herrengasse)、修波巷(Sporgasse)及郝夫巷(Hofgasse)。幾乎所有景點及商家都出現在這四條街道上。
<薩克街(Sackstrasse)和海倫街(Herrengasse)交接處是市中心鬧區>
電車經過了薩克街和海倫街,這兩條街的交接處就是格拉茲最熱鬧的市中心。而海倫街是主要的商店街,
<海倫街是主要的商店街>
修波巷則是主要的購物區,巷道狹窄,人潮洶湧。
<修波巷是主要的購物區>
<自由廣場(Freiheitsplatz)中央的雕像是法蘭茲一世(Franz I)>
我們沿著修波巷徒步南行,經過<自由廣場(Freiheitsplatz)>,廣場中央的雕像是法蘭茲一世(Franz I)。來到這家在郝夫巷(Hofgasse)口的<皇家麵包店(Hofbäckerei Edegger-Tax )>,這是格拉茲最古老的麵包店。
<皇家麵包店(Hofbäckerei Edegger-Tax - Oldest bakery in Graz)>
《郝普特廣場 (HAUPTPLATZ)》正面對著市政廳的廣場,這裡是電車及公車的交會地,人潮聚集,四周圍的徒步街就是舊城最熱鬧的商店街。
<郝普特廣場(HAUPTPLATZ )(分享自Český Krumlov)>
廣場正中間是約翰大公噴泉,紀念對格拉茲最有貢獻的約翰大公(1782-1859),他是奧地利國王法蘭茲約瑟夫的皇叔。他是一位受到格拉茲人民愛戴的君主,他參與了格拉茲城區的規畫,也帶領格拉茲躲過了戰亂。噴泉四周環繞著四座女性雕像,分別代表著在當時流經斯泰里亞省的四條河流(MUR.ENNS.DRAU.SANN)。
<約翰大公噴泉(分享自synnwang )>
《省政廳LANDHAUS》位於省政廳大道(LANDHAUSGASSE)上,是一棟三層樓高的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建於1557-1565年。省政廳軍事建築師多明尼克阿里歐(DOMENICO DELL’ALIO)所設計,被稱為奧地利最美的文藝復興建築。現今是斯泰里亞省省議員開會的地方,有著明亮的黃色牆壁及布滿花卉的半圓形拱廊窗戶。
<省政廳LANDHAUS (From:wiki)>
《莫爾河之島ISLAND IN THE MUR》莫爾島是奧地利格拉茲的地標,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島,而是在莫爾河中間一個人造的漂浮平台。她由紐約藝術家維托·阿肯錫為格拉茨成為2003年歐洲文化之都設計。
<登上莫爾河之島>
該建築形如巨大的貝殼,長達47米。兩個行人橋通往莫爾河的兩岸。平台的中心形成一個圓形劇場,在扭曲的圓頂下面有一個咖啡館和一個劇場,提供市民可以親近藝術之美的場所。
<莫爾河之島( Murinsel)>
參觀完莫爾河之島,我們沿著莫爾河岸走回中央廣場途中,看到莫爾河對岸的那棟黑色新潮建物,和紅瓦群建築物很不融合。這就是格拉茲的<現代藝術館 (Kunsthaus) >,這座看起來像外星人的太空船的建物,當地人稱他為<和平的外星人>,她可是格拉茲排名第 5 的觀光景點。
<Julie背後的<現代藝術館 (Kunsthaus)>是<和平的外星人> >
之後我們又走到<中央廣場(郝普特廣場)>,領隊讓我們自由活動半小時,並指定集合地點,指出午餐的餐廳就在對街。
<中央廣場上午餐的集合地點 >
我們夫婦隨著大部分團員走向海倫街、修波巷的商店購物區,沒走進中央廣場就近觀賞市政廳、約翰大公噴泉、省政廳等建築物,甚為可惜。
<呂格屋(Luegg haus)>
<呂格屋(Luegg haus)>這棟坐落在市中心海倫街( Herrengasse)和修波巷(Sporgasse)口的房屋,牆上布滿著灰泥花紋浮雕,展現出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大樓的底層又留有拱門長廊,是一棟很特殊的建築。以前是古老的藥局,現在則是SWAROVSKI精品屋,是格拉茲主要觀光景點之一。
<彩繪屋(Gemeltes Haus)>
<彩繪屋(Gemeltes Haus)> 是海倫街上一棟很特別的建築物,曾經是皇室的住所。
<旅程中的第一家歐式餐廳 >
午餐在舊城區的一家道地風味餐廳<Steirsche Kuche>享用當地套餐,沙拉、湯、主食、甜點。主食肉類都是烤到全熟(well-done),很硬,像我這般牙齒已老化的年長者無福享受,其他都很好吃,尤其是甜點。
<奧地利南部的風味午餐>
酒、水須自費點購,為讓大家旅遊愉快,團員自點所需,團長我負責買單。
午餐後巴士在高速公路行駛了200多公里,越過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國界,兩國同屬申根會員國,因此免簽證直抵布萊德(Bled)。
<佳偶美景-布萊德(Bled)湖畔留影 >
【布萊德(Bled)】《布萊德湖(Lake Bled)》是朱利安阿爾卑斯山山區的一個冰蝕湖,位於斯洛維尼亞西北部,毗鄰布萊德城。布萊德湖是一處熱門的旅遊景點。
<美麗的布萊德(LakeBled)湖 >
《布萊德島》布萊德島由布萊德湖包圍著,是斯洛維尼亞唯一一個的天然島嶼。
<仙境般的布萊德( Bled Island)島
我們團員包租兩艘手搖櫓船遊湖,欣賞布萊德湖四周美景,真賞心悅目。
<團員搭乘手搖櫓船遊湖樂逍遙>
再登上布萊德島,參觀島上最著名的建築是<聖母蒙召升天教堂(Cerkev Marijinega vnebovzetja)>。
<聖母蒙召升天教堂是攝影焦點>
美景當前,又有台階,當然是團體照的好地方,立偉一呼,大家聚集過來,團長,我立刻從背包中取出<團隊布條>,第一張有團隊布條的合照完成。現在世界上風景美麗的景點必有台灣遊客,島上、湖中都有其他台灣旅遊團。我們團中的北一女中校友發現有一女中同學在附近,招呼過來合照(前排最右)。
<第一張有團隊大合照布條在布萊德島產生>
登上布萊德島後要爬99階樓梯才能到達聖母升天教堂。教堂塔樓高達52米,居民在此舉行婚禮。聽說在此結婚,新郎要抱新娘上教堂,「山頂郎」瘦小,抱不動安謀Julie,只能跟在她後面走上去,再合照。
<「山頂郎」和Julie爬完台階立刻來張合照>
然後在島上環顧四周風景,真的美極了!離開布萊德島前再沿著環島步道繞一圈,從不同角度欣賞布萊德湖美景,感受特殊。
<老友們桃源美景布萊德湖逍遙遊>
岸邊湖水呈現出翡翠般的碧綠深藍色彩,美得令人讚嘆不已。布萊德湖又名<藍湖(Blue lake),良友以也。
<有「藍湖」美名的布萊德湖 >
晚上住宿在布萊德的飯店,覺得雙人房的房間太小,兩件行李之一要放在地上,妨礙晚上上廁所的通路,第一晚,忍下來。晚餐在飯店內自助餐,菜色OK,酒水團長負責。「山頂郎」逐桌敬酒,感受到大家今天很盡興。
<和永遠的「立偉」夫婦在布萊德湖畔合影>
*Day3(10/9二):
早餐過後,領隊帶大家登上<布萊德城堡>。
<布萊德城堡的大合照 >
【布萊德城堡(Bled grad)】是座落於斯洛維尼亞、布萊德的中世紀城堡,俯瞰著布萊德湖。
<俯瞰著布萊德湖的布萊德城堡>
她是斯洛維尼亞最古老的城堡,並且目前為斯洛維尼亞遊客量最大的旅遊景點之一。
<「山頂郎」夫婦攝於布萊德城堡城門口>
昨天坐手櫓船遊湖時,大家遠望山丘頂的雄偉的城堡,湖水倒映著懸崖上的古堡,絕美得叫人讚嘆!
<美得令人讚嘆!布萊德城堡的湖中倒影>
早餐後大家就興衝衝地上巴士,前進布萊德城堡。下車後就先在登城堡階梯上拍張大合照。
<登上布萊德城堡欣賞布萊德湖美景,景色怡人>
登上居高臨下的布萊德城堡,環顧布萊德湖風光,景色美得令人心曠神怡。
<峰山夫婦巧遇兒子的恩師杜醫師夫婦>
原本只是 一座羅馬式塔樓,於中世紀時不斷加建才成為今天的面貌。
<湖光山色、佳人在側,更美!>
風格獨特的建築與碧綠無瑕的湖面構成了人文與自然的完美。「山頂郎」的國貿系同學麗美和先生峰山夫婦加入本團,巧遇兒子的恩師杜醫師夫婦,這樣的巧緣增添旅遊的溫馨感,溫馨的感覺都融入了美景。
<自布萊德城堡上環視四周湖光山色夢幻仙境的影片>
「登得越高,看得越美」是真的。在城堡上欣賞布萊德湖風光,讚嘆連連,美景看不盡,照片拍不完,「山頂郎」乾脆來個錄影分享給臉書和部落格好友們。
依依不捨的上巴士繼續往前行,行駛61公里抵盧比安娜。
<盧比安娜的地標飛龍橋(Dragon bridge)>
【盧比安娜(Ljubljana)】是斯洛維尼亞最大城市,也是該國的首都,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中央政府及其各部、國會和總統的駐地。盧比安娜地處阿爾卑斯山山麓的河谷盆地,風景怡人。由於歷史背景,盧比安娜城市的建築氛圍明顯受到了來自 奧地利和義大利的強烈影響,位於河畔的市中心地帶,遍布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古老建築與橋樑,高地上始建於中世紀的城堡則俯瞰整個古城。
<盧比安娜的遊客服務中心>
我們的遊覽巴士進入盧比安娜後,司機在遊客中心讓我們下車。領隊帶領我們走進舊城區,團員邊走邊拍照,一邊透過耳機聽領隊的景點說明。年輕的領隊Vincent邊走邊說明,有些年長團員顧著拍照因此落後了,看不到領隊說明的標的在哪兒。他們要我向領隊建議領隊到特定景點時停下來等團員到齊再說明,並給一些拍照的時間再走。但是時間受限,領隊也不能拖延太久,我們只好鞭策自己要跟上。
<盧比安娜的中央市場>
經過賣衣服、蔬果、花卉的中央市場,我們進入主要景點集中的舊城區(old town)。
首先是<飛龍橋(Dragon Bridge,aka Zmajev most )>,這座橋橫跨盧比安娜河,位於中央市場北邊的沃德尼克廣場(Vodnik Square)邊。
<中央市場北邊的沃德尼克廣場(Vodnik Square)>
飛龍橋起造於奧匈帝國時期的二十世紀初,是當時市長Ivan Hribar的城市更新計畫的一部分。她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橋,取代因地震受嚴重損壞的橡木橋,屠夫橋(Butchers' Bridge),典型的維也納分離風格(Vienna Secession style)的橋。這隻飛龍的雕刻形象有別於傳統西方噴火龍的邪惡形象,而是展現正義感的形象,成為盧比安娜的城市意象。橋的四端各有一座,非常突出,使飛龍橋成為盧比安娜的地標之一。
<沒有邪惡感的飛龍>
我們經過舊屠宰區的肉類市場,來到<屠夫橋(Butchers' Bridge aka Mesarski most)>。橫跨盧比安娜河,是連接中央市場的人行橋梁。橋面兩側為玻璃步道,可以看清橋下水流,橋的欄杆則為鋼索,在1990s年代,為由理科比(Jurij Kobe)所設計。這條橋有著恐怖的橋名,橋的欄杆上掛滿了情人鎖,是情人們幽會最喜歡的場所之一。
<屠夫橋(Butchers' Bridge)又名情人橋(Love bridge)>
他們把鎖鎖在欄杆上,把鑰匙丟下河裡,以誓永結同心。因此遊客們給這條橋一個比較羅曼蒂克的名字<情人橋(Love bridge)>。橋的兩端的現代雕像則是波西尼亞裔的斯洛維尼亞名雕刻家的傑作。羞恥的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色狼(Satyr)、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等巨型雕像是根據古希臘、基督、猶太神話的雕刻。橋上還有青蛙和貝類等小型雕刻。
<三重橋(Triple Bridge)>
<三重橋(Triple Bridge aka Tromostovje)>是橫跨盧比安娜河的三座橋,他們連結河岸兩邊的新、舊城區。河岸的一邊是歷史、中古世紀的舊城區,另一邊則為現代化城市的首都。中間那一座橋部分為格立尼卡石灰岩(Glinica limestone)建造而成,部分為混凝土建造。欄杆則由642根人造混凝土製成的欄杆柱構造而成。以前的橋面是鋪柏油路面,2010年橋面重新鋪設花崗岩磚。
<普列舍仁廣場(Preseren Square)>
<普列舍仁廣場(Preseren Square)>位於舊城區,為紀念斯洛維尼亞的浪漫詩人、詩歌界的領頭人弗蘭策·普列舍仁(France Prešeren)而命名。廣場上那尊矗立在石墩上、已經變綠的銅像就是這位詩人,是訪客景仰、合照的目標。
<詩人普列舍仁是遊客景仰合照的目標>
而廣場上最顯著的建築當然是那座建於1660年的粉紅色聖方濟教堂,也是廣場上各旅遊團爭相拍照的景點。
<粉紅色的聖方濟教堂是廣場上各旅遊團爭相拍照的景點>
廣場旁就是著名的三重橋,橋的東邊就是老城區。我們走過三重橋進入老城區,來到<市政廳(Town hall)廣場>。
<盧比安娜市政廳(Town hall)廣場>
盧比安娜市政廳是15世紀末期的建築,經過18世紀初的增建,才呈現出今天的相貌,是一棟威尼斯式建築。
<盧比安娜市政廳(from: wiki)>
市政廳前有個三河紀念噴泉,噴泉上的援柱有三位河神的雕像,他們分別代表斯洛維尼亞的三條主要河流:薩瓦河(Sava river)、科爾卡河(Krka river)和盧比安娜河(Ljubljana river)。
<三河紀念噴泉>
市政廳廣場旁有座巴洛克式建築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cerkev svetega Nikolaja)>,她的綠色圓頂和雙塔使其成為盧比安娜醒目的地標,最初是一座哥德式建築,於18世紀早期被改建為巴洛克式建築。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cerkev svetega Nikolaja)>
領隊介紹完這些景點後,放牛吃草,給我們自由活動,指點我們半個小時後回到大教堂對面,有人拿著國旗站在門口招呼的餐廳午餐。「山頂郎」夫婦先逛一下商店街,然後沿著大教堂再繞一圈舊城區,回顧領隊介紹過的景點。
<午餐的餐廳>
用完當地風味餐後,巴士開了52公里到<波斯多茵娜山洞>。
<波斯托伊納洞(Postojnska jama )大合照>
【波斯托伊納洞(Postojnska jama )】是世界最長、最大的鐘乳石洞之一。它位於斯洛維尼亞西南部喀斯特高原上,是當地一種十分機靈、沒有眼睛的火蜥蜴,俗稱「人魚」的藏身之地。
<波斯托伊納洞動態演片欣賞-1>
洞長24公里,深入地下達20公尺。洞連洞,有隧道相連,形成曲折幽深的山洞長廊。洞內到處是數不盡的鐘乳石和石筍,千姿百態,並有可容千人的大廳。
<Julie和形狀特殊的鐘乳石>
洞內建有小鐵路和電動遊覽車,一個半小時的旅程包括兩次乘坐地下鐵和一段1.7公里沒有台階的斜坡。波斯托伊納鐘乳石洞由地下暗流在石灰岩地層中歷經三百萬年溶蝕而成,深入地下達200公尺,現已闢為自然保護區。這個鐘乳石洞是斯洛維尼亞主要旅遊景點。
<形狀特殊的石筍、石柱>
奇形異狀的鐘乳石柱,真是鬼斧神工之作,「山頂郎」真的嘆為觀止。要透過動態演片欣賞,才能體會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地底溶岩洞穴峻美。
<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柱和石筍石筍>
我們在200公尺深的地底搭乘小火車,欣賞百萬株鐘乳石,形狀特殊的石筍、石柱,有義大利麵條式、斜塔式、黑白雙驕,美不勝收。
<黑白雙驕美不勝收>
「山頂郎」特地錄製一段影片分享部落格好友。
<更精采的波斯托伊納洞動態演片欣賞-2>
克羅埃西亞非申根會員國,進入克羅埃西亞境內需簽證,巴士停靠關口,司機下車交涉,我們坐在車內等候。一會兒,克羅埃西亞海關官員上車在我們的護照上蓋章通關。這樣的快速通關,對台灣真禮遇。這時「山頂郎」覺得很光榮。
< Remisens Premium Hotel Ambassador 窗外的海濱美景>
晚上住宿於<歐帕提亞(Opatija)>的五星級飯店 <Remisens Premium Hotel Ambassador>,飯店房間和前一晚相比真的好太多了,陽台外的景色優美,夫婦倆見黃昏美色當前,趕緊拍照紀念。
<燈火照亮著詩情畫意的遊艇停泊港>
飯店的buffet晚餐豐盛,這麼好的地方,美食當前,當然要喝點酒。我每桌敬酒,感覺大家對這兩天的景點很滿意,對往後兩天更期待。
<「山頂郎」夫婦充滿度蜜月般的喜悅>
鑒於這兩天領隊在巴士上宣布晚餐時間、地點、隔日morning call時間、早餐時間、地點、送行李時間方式、check out時間、上車出發時間….等等,總會有人聽漏了,或忘了,倒底年紀大了。為避免這些麻煩,「山頂郎」請領隊每天晚上再把這些宣布事項上傳到群組。
《本篇完,請繼續閱讀[克羅埃西亞篇]。》
【參考資料】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z
*(背包客棧)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map.php?discover>ype=spot&gid=16395>
*(TripAdvisor)
*(CJ-image)
http://blog.udn.com/kocj/169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