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見,爸爸>讀後感


 


作者:張秀雄 (2010/12/9


 


前言


學長游漢勳一向對我照顧有加,拙著<平凡邁向不平凡>出版時,游學長為鼓勵我,購買百本致贈親友,同時又捐贈巨款予我發起創設的「台北南欣扶輪社回饋獎助學金」資助清寒子弟繼續升學。不僅如此,每當他獲得任何新知識都會分享予我,他常常copy報章、雜誌上有意義的文章寄給我閱讀,甚至訂購期刊贈送給我。透過閱讀游學長寄來的剪報和致贈的期刊,我獲得許多新知,也陶冶了我的心性。這本<再見,爸爸>也是游學長兩個月前寄給我的,因忙於某公司的重整業務和關心影響台灣將來的「五都選舉」,直到今天才能靜下心來寫這篇讀後感,並藉此感謝游學長長期以來的照顧。


 


讀後感


一)  流暢的文筆描繪出動人的親情


開始翻閱作者賴以威的自序 「濃郁的思念」 就佩服起這位「師大附中」和「台灣大學」畢業的小學弟。一位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對人生的體驗怎麼那麼深入,對親情的描繪竟然那麼生動感人;一個讀理工(電機)的青年學子,初次嘗試寫作就能以那麼流暢的文筆來捕捉父親生前身教、言教的點點滴滴和對他的影響。


 


當他整理父親賴雲台留下來的物品時,發現父親把他國小時候的美術作業珍藏起來時,他怔怔地望著那些作品,出了神。


 


當然,才不是因為畫本身。我是望向那藏在混亂筆跡中的時光鏡子,它倒映出十幾年前年輕的爸爸,帶著微笑欣賞這些作品的表情。


 


以威知道人的腦內有一種機制會自然縫合痛苦回憶的傷口,讓快樂的記憶像氣球般的膨脹起來,充滿人的腦袋,使人生恢復快樂。


 


但目前我還不想這樣,縱然放棄悲傷的沙袋或許能讓快樂的熱氣球上升,但同時,也意味著將與過去的某部分從此分離。


 


在「最後一場演講裡,這位和父親共同生活二十七個年頭的年輕人,用簡潔有力的文字,傳遞給讀者他對父親的不捨之情。



(父與子)


 


 


20097月,作者還在德國研修博士學位時,接獲父親因肺腺癌末期入院急診的消息,他立刻請長假回國。回國的目的當然是要好好照顧爸爸,讓他安心住院治病養身。那知頑固的父親,使命感重,非得等他把他退休後鑽研的字典編輯和趣味數學教學兩件重任處理到有著落才肯開始認真治病。 犬子(作者生肖:狗)拗不過虎父(父親生肖:虎) ,怎麼勸都無法說服父親,反而被父親帶著到處奔走演講,做最後理念的推廣。過程中,作者因為不捨父親帶著重病到處演講推銷他的理念,充滿了對父親又愛又氣的感情,作者描繪得非常生動感人。


 


以威抱怨父親「為什麼不肯好好養病,反而在生病之後把行程排得更滿呢?這根本是本末倒置。」 有一次父親在台上講解趣味數學的教法,說是要給老師們「釣竿」時,因累得喘不過氣來,竟然在台上發不出聲來,老半天擠不出這個「竿」字來。所有人都愣住了,以威當然也很著急。最後父親用力的吸了一口氣才擠出「釣竿」兩個字來。以威「看著老爸總算把話講完,鬆了 一口氣露出笑容,那表情就像根針,把我心裡那顆憤怒的氣球徹底洩掉,只留下不捨與無奈。」 雖然以威生氣父親不懂得照顧身體,把自己搞得太累,但是他又


 


只是自私地喜歡老爸在台上開心笑著的表情,想看到他和沒生病之前一樣爽朗的笑容,才陪著他繼續出來演講的。


 


那天晚上賴爸爸還擔心下午演講時太強勢地主張自己的意見,會引人反感。以威嘴巴雖然安慰父親,老師們不會因此就不高興。但是他馬上體會出小時候爸爸告訴他做人處事之道:


 


「要適時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爸爸教導我的道理,絕對是自己也身體力行的。這樣的身教彷彿像螢光筆一樣,在我心中一再地畫下每項該注意的重點。」


 



 


前台北市立農國小優良教師賴雲台老師上課情形


 


) 亦師亦友的一對父子


擔任小學老師的賴爸爸,不像一個嚴父,雖然從孩子還小時就要求他們生活要有規律、要懂禮貌等等,但他的教育方式都是寓教於樂。


「童年的我,記得每晚都纏著老爸說說笑笑,好像他在自己周圍施了什麼魔法,讓我一靠近他就開心得不得了。睡覺時他會輕拍我的背,直到我睡著為止;有時候沒拍了,我扭一下身子,那隻停在我背上的手又會規律地動起來。」


 


賴爸爸這麼用心地教育照顧小孩,難怪父子感情深似海。


 


「用這雙溫柔的手,老爸悄悄地施行他的教育方針,朝他期望的方向開鑿渠道,讓我不自覺地順著前進。長大後當我們的關係更平等了,像是從小認識的好朋友一樣。」


 


賴爸爸有時也會和孩子爭玩電動玩具、看漫畫。為了保存他精心創造的心血「趣味數學教學法」,他雖年近六十了,仍然努力地和以威學習電腦操作,認真地做筆記,只因「得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賴爸爸的幽默風趣是他受孩子們歡迎的最大原因,也是他再三想幫小孩培養的能力。但是他也會告誡孩子們 「幽默風趣雖然很重要,但切記不可以傷到別人。只要一個人受到傷害,你的笑話就是失敗的。受傷害的人會記恨一輩子,找機會來報復你。真正有涵養,懂得什麼叫幽默的人,不會拿別人開玩笑。而任何人針對他開的玩笑,他也都能欣然接受。所以我們真的要開玩笑時,寧願挑自己下手,既不得罪人,又可博君一笑。」  


 


賴爸爸常用那部別克老爺車載以威上下學,增加和兒子相處的時間,同時也增加他對孩子的機會教育。雖然是父子,但他們更像一對忘年的知己,彼此非常了解。不知不覺中,賴爸爸就把他信奉的價值觀,引導到以威的人格深處。賴爸爸提醒以威


 


 「有能力要多去幫助別人,看到那些受你幫助的人有所收穫,自己也會跟著得到很多,那種喜悅才是真的。」


 


以威發現老爸捨不得扔東西,老別克車捨不得扔,長褲穿破了還要老媽補一補,捨不得扔,連塑膠袋都捨不得扔。
「回憶如海嘯打上心頭,原來,不只是爸爸,我也捨不得扔東西。只是我愛收藏的,是爸爸在我心中留下的每一個小動作。」  多麼令人感動的親情。


 



兒子問父親說:" 肉烤得怎麼樣? 要我叫披薩了嗎?"


 


  


賴爸爸為了鼓勵以威邁向國際,吸收新知,半強迫式的要以威到德國留學,其實也是不捨地半強迫自己跟孩子分離。他告訴以威:


 


「你不能因為不想離開這個家,而失去探索外面世界的機會。」


 


「家不是綁在繩子一端的木樁,讓你飛不遠、飛不高;也不是一棵枝葉茂密,可以晴天乘涼、雨天遮雨的大樹。相反的,家是你的根,根越深越牢靠,子女這株芽才能越加茁壯。父母不能陪伴你往上伸展,因為他們已經犧牲自己,在看不見的土裡,賣力地往下掘。你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根部從大地汲取的養分,有所成就以報答他們。」


 


以威體會到爸爸的用心良苦,答應出國留學。但是又關心爸爸退休後的生活,擔心爸爸不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因此他要求爸爸答應他兩件事:「第一,找時間到歐洲玩。第二,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偉大的賴老師


退而不休的賴雲台老師,除了一邊編寫字典之外,更將他的時間、精力投入「趣味數學」的研究和推廣。從他多年的教學經驗中,他體會出 「要讓小朋友有學習的動機,小朋友才會主動學習,而這動機就是興趣。」有很多小朋友對數學產生畏懼,主要是他們還沒產生對數學的興趣之前,就被學校一連串的數學考試所打敗,信心被擊潰,從此數學成為這些小朋友的夢魘。有鑑於此,賴老師才一頭栽進數學領域十幾年,鑽研如何讓小朋友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並到處演講,推廣「趣味數學」教學法。這應該也是出於他的興趣吧!


 


賴老師對「趣味數學」推展的熱忱令人敬佩。為了提升老師們對他這套教學法的興趣,他不辭辛勞地和兒子以威學習用電腦做簡報( Power Points ) ,並請以威加以潤飾,使簡報更生動吸引聽眾。「為了使簡報成功,賴老師不斷地思考如何表達,能讓簡報中的動畫發揮出最大的功效。賴老師的床頭永遠擺著一副紙筆,讓他可以在半夜寫下那些沒有時間觀念,隨時來訪的靈感。」


 


「一般人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時,世界似乎就此停滯不前。但是對另一種人而言,那就像是最後百米衝刺的槍響,準備豁盡全力燃燒自己,在生命的尾端畫出一道流星般的璀璨光芒。」 以威這樣的形容他的老爸。他又這樣描述: 「我們這代年輕人的主流想法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效率;遭逢逆境時,會先思考停損殺出,轉換方向。但老爸不是這樣,他讓我看到真正對理想的執著,是不能這樣衡量計較的。只要有機會,哪怕需要花再多的精力,甚至得豁盡寶貴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老爸都願意付出。」「或許,這就是偉大與優秀之間的差別。」 「對自己的理想負責。我知道為什麼別人會尊敬老爸了。」


 


賴老師對「趣味數學」教學法,這般「春蠶到死絲方盡」地付出,的確令人敬佩。


 



癌末教師賴雲台,撐到最後一課 (2009年)


 






) 家庭教育的影響



      以威透過寫<再見,爸爸>這本書中的回溯記憶,


 


我才發現以前很多不留意的地方,處處透露了爸爸的細膩,我也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爸爸用心雕塑成現在的模樣。我還算平坦順遂的二十七年人生,其實大多是爸爸一路上搶先設好路障,打好號誌燈的成果。」


 


可見家庭教育是影響一個小孩人格特質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左右個人生涯的關鍵,非學校教育可及。家長們能不多花時間關心子女、重視家庭教育嗎?


 


以威在書末也感慨地寫出:



 
「一直到最後,我們都沒有好好地珍惜與你相處的日子。等到你離開後,才發現那些時光竟然如此的重要。只能低頭尋找你留下的碎片,試圖拼湊出你的影子。」


 


當賴爸爸臨走的片刻,護士對家人說: 「聽覺是最後消失的感官,你們還可以趁現在快跟父親多說點話。」 以威說的話,或許是他從未對爸爸說過的話,他再也聽不到了--- 「爸爸,我愛你。」對身為子女者的建言,我要借用某壽險公司的廣告辭「愛要及時」。


 


 



兒子對父親說:"爸, 我希望我能幫忙,但唯一我懂的引擎是搜尋引擎。"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e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