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童敏玲女士是我台大同窗好友,去年底她才從一家知名食品公司總經理職位退休。她今年初去了一趟印度及尼泊爾,追隨佛陀腳印,費時十二天,路程長達三千多公里,是趟舟車勞頓的朝聖之旅,那是要宗教信仰堅定的人才能完成。


 


除了朝聖之外,敏玲也到北印度一遊,見識到多采多姿的印度文化、古蹟、飲食、風俗習慣等等。應我的要求,敏玲把她這趟旅行的所見所聞寫下,分享大家,真是功德無量。因為文章較長,分上下兩集。


 


<追隨佛陀腳印12日之旅> 上集


2010/1/8~2010/1/20


By 童敏玲


 


 


《前言》


印度對我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國家,自從接觸宗教後,一直對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很好奇〈因為祂是唯一的在世佛〉,加上身旁有一些友人已去過這個行程,所以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定要去一次佛陀八大聖地。行程的安排有些曲折,有同好的同伴不好找,團費太貴也是問題。由於想去的意願太強,最後與貴淑參加了印度旅行社的二人迷你團。出發前心裡有太多的不安與畏懼,還是那句話,想去的意願太強了,堅強自己的信心出發吧!


 


Day One (1/8) Taipei - Dehli


我們的行程包括兩個部份:一是印度金三角之旅;一是佛陀聖跡之旅。印度金三角指的是北印度的德里、捷布及阿格拉。這一塊應該是北印度較進步的一區。


桃園出發經香港轉赴印度德里,上午10:10起程,抵達德里已是晚上20:40,入境手續非常順利,領到行李已21:30,在出境口看到有人拿著接機的牌子,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今晚我不會露宿街頭了。


 


Day Two (1/9) 德里 (舊德里) - 捷布


簡單的早餐過後帶著期待的心情開始認識印度。今天的行程是看舊德里。導遊及司機按時來接我們。第一站去參觀印度門。印度門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印度軍人而建立的,門高42公尺 ,門下有一把永遠燃燒的火焰稱作amar jawan jyoti,以紀念1971年在巴基斯坦戰爭中去逝的無名軍人及殉道者。


 



印度門


 


由於我們身上沒有當地使用的貨幣盧布,所以要求找地方兌換。出人意料的是銀行竟然不作兌換的生意,而必需到money exchange去換,還好匯率為1US$:45.6盧布。接著坐三輪車去參觀舊德里的市集。市集的水準實在太低,擠滿了人、車和電線,很像二十年前大陸的狀況。為了衛生的問題,中午帶我們去一家專門接待外國人的高級餐廳吃飯,我們因為事前有作功課,點了當地的食物,一人一碗湯、一份奶油雞、一份生菜沙拉、兩塊nan〈當地的餅〉,這是第一次吃印度食物,覺得新奇也還飽足。下午出發開了兩個小時的車到捷布。由於印度地域廣擴,一地與一地之間距離很遠,所以每一個城市都配不同的導遊。出發前,導遊與我們說bye bye了,也就是我們該給小費了,一人美金五元。在捷布我們被安排住一間古蹟飯店Umaid Bhawan Hotel Royal Suite,很高級並很有印度風特色。晚餐在飯店吃,大約一餐的費用都在300盧布左右〈非常簡約〉。


 


Day Three (1/10) 捷布 (琥珀堡、水上宮殿、風之宮殿、城市皇宮博物館及曼塔爾天文台)


 


飯店的早餐很棒,為了省錢,也為了不知下一餐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吃的很多很飽。今天很冷,氣溫約在10度以下,又有霧,似乎不是個適合觀光的天氣。上午9:15司機及新的導遊來接我們到琥珀堡,由於琥珀堡在半山腰,所以我們得騎大象上山。為了吸引及娛樂遊客,大象被化粧得很豔麗,因為大霧,一路上實在沒有什麼景。從前琥珀堡為皇室宮殿,曾是王室的居住地,現在的它是歷史與摩登並列,整體建築融合了印度教和回教的文化,用紅砂岩和白色大理石打造,其中鏡宮是由數千片鏡子貼成,很有特色,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滯留在鏡宮照相或觀賞,遲遲捨不得離去。在琥珀堡裡有印度人吹笛引蛇出籃子的表演,這也是到印度來想看的景象,花了10盧布請印度人吹一下笛子方便我照相。


敏玲於琥珀堡


 


下了琥珀堡,太陽出來了,路途中經過一間印度廟規模蠻大,進去看了一下,壁上雕刻之美嘆為觀止。回市區的路上又經過一間水上宮殿,這是過去皇室避暑用的,很有特色。接著前往風之宮殿,捷布的地標之一。這個五層樓高的建築居高臨下的俯瞰這個古城,整座城牆上佈滿了粉紅色蜂巢狀的窗戶,當初建成的目的是要讓皇室女眷可以透過這些窗戶吹吹風,看看熙來攘往的人群。宮殿內部範圍很大,建築設計特殊精美。導遊先帶我們到風之宮殿對面的朋友家樓上去照相,美景若沒有好的角度攝影,怎麼會有好的照片產生?然後再進風之宮殿參觀。風之宮殿內部寬廣細緻,充滿了皇室女眷的高貴及優雅。中午在優雅的孔雀餐廳吃飯,餐後參觀城市皇宮博物館及曼塔爾天文台,其實那時已有一點疲倦了,下午四點回到旅館休息,晚上在旅館用餐,吃了一碗湯及一個餅〈對印度食物實在沒味口〉。



 


敏玲與貴淑於風之宮殿 (印度皇宮女眷偷窺之窗)


 


Day Four (1/11) 阿格拉 (月亮水井、勝利之城)


今天的行程是開車前往阿格拉。路途遙遠,約須六個小時的車程。沿途參訪月亮水井,是一地下宮殿,以前王室避暑用的宮殿。另一景點為勝利之城-法第普克里西城,此城建於16世紀,作為阿克布王統轄中心,13年後卻被棄置,把統轄中心移至阿格拉。城內的珍珠清真寺被認為是麥加清真寺的再版,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大門上刻有銘言:“這個世界是作橋樑,當你從它之上走過,但切不可停留築屋,想要多一點時間的人必會想要得到永恆的生命。”據聞在珍珠清真寺許的願是非常靈驗的,所以我們各自花了100盧布買了鮮花、布匹及祈福繩去許願,我願小熊永遠健康平安!在阿格拉我們住的是Hotel Clarks Shiraz這是一間有相當的水準飯店。原本有安排晚上可自費欣賞泰姬的故事歌舞秀,價格須要1,000盧布,兩個阿巴桑想想還是算了,不如到飯店的高級餐廳享受一頓豐盛的晚餐。今晚吃到一種餅paratha是我這趟旅行中覺得最好吃的一種食物。


 



       月亮水井


 


Day Five (1/12) 阿格拉(紅堡、泰姬馬哈陵) - 瓦納那西


 


今天又是大霧,心裡直犯嘀咕,大霧中如何能欣賞世界七大遺產之一的泰姬馬哈陵?我們把行程作了一個調整,上午先去阿格拉紅堡〈Agra Fort〉。阿格拉紅堡由70呎高城牆固守,裡面有迦漢基爾宮、公眾大廳、私人大廳、明珠清真寺等美麗的建築,整座建築四方都有用紅色砂岩砌成的宏偉大門,內部則有美麗著大廳、精緻的雕刻、巧奪天工的拱門、角柱還有樑柱。阿格拉紅堡當初是囚禁蒙兀兒王沙賈汗的場所,從阿格拉紅堡的一個角樓可清楚的遙望泰姬馬哈陵,現在這個角樓已被封鎖。


 



敏玲於泰姬瑪哈陵


 


午餐後參觀嚮往已久的泰姬馬哈陵,泰姬馬哈陵座落在雅姆那河河岸花園間,為蒙兀兒王沙賈汗為其妻穆達茲所建,總共動用工匠約兩萬名,費時23年才建造完成。樣式融合印度、波斯、中亞伊斯蘭教等風格白色大理石建成。沙賈汗將早死的妻子葬於此處,在這位君王死後,後人將他與妻子同葬。要進入泰姬馬哈陵參觀須經過嚴格的檢查,當我們在接受檢查時突然太陽出來了,我們是何等興奮,老天真是太眷顧我們了!泰姬馬哈陵的美非筆墨能形容,簡單、大方、樸實又不失華麗,運用最多的是它的鑲嵌藝術!我們很訝異屬於世界七大遺產竟然沒有一間紀念品店。心滿意足、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泰姬馬哈陵。


 


印度金三角的行程先告一段落,後面要開始真正的佛陀腳印之旅了。原本安排晚上8:45的火車要到瓦納那西,接到電話通知這班火車因大雨停駛,旅行社在為我們安排另一輛火車,心中的不安油然而生。天候的問題也無法埋怨什麼,只能既來之則安之。最後安排的是晚上11:35的夜車,四個人一間臥舖,同一間的另外兩人,女的是尼泊爾人,男的是德國人,應該是夫妻吧!


 


Day Six (1/13) 瓦納那西 (鹿野苑、斯理蘭卡教堂、恆河日落祭點)


下午1:30終於到達瓦納那西站,經過一番折騰終於見到接我們的司機及導遊,心才放下來。先去Ramada Plaza JHV check-in,原本以為離開阿格拉我們的好日子大概就結束了,沒想到瓦納那西的市容比阿格拉好,旅館由於是美國的連鎖系統,也有相當的水準。瓦納那西是一個有四千五百年歷史的城市,可能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2:50開始遊鹿野苑,鹿野苑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為他五個使徒講經說法的地方,也就是他初轉法輪之處,距今已兩千五百年,當時由於阿育王的支持,鹿野苑成為佛教的中心。在鹿野苑博物館看到了世界第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及阿育王石柱。世界第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就是有名的初轉法輪手印。阿育王石柱是用紅砂石作成,紅砂石因土質鬆軟是無法拋的,唯有阿育王石柱是拋光的。接著參觀一座斯理蘭卡教堂,然後去參與恆河日落祭點。在印度牛是聖物,所以牛可以滿街亂走,甚至牛走到店家坐下來,店家還認為是莫大的榮幸,因為那代表會給店家帶來好運。恆河日出、日落祭典是當地每天都舉行的一種儀式,除了各地的觀光客,當地的居民將之視為他們每天淨化心靈的一種寄托,所以人數非常多。祭典結束有如電影散場,擁擠不堪。


 


 鹿野苑金佛


 


 


 


                             請等待看下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 & frank 的頭像
    julie & frank

    julie & frank 的部落格

    julie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