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月之前,當我逛書店時,<未來一百年大預測>這本書馬上吸引了我的眼光。這幾個月來,又爬山、又忙公事,斷斷續續終於把這本書看完,它的確是一本通俗未來學的好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大家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會有哪些事情發生。作者很有未來感(sense of future),他從地緣政治觀點出發,根據過去及現在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科技等的發展情形,推測未來世界的趨勢與未來一百年的發展。我在讀這本書時,發現自己對歐洲地理知識嚴重不足,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涉獵歐洲地理歷史,也是一大收穫。


作者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生於匈牙利,三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成長於紐約布朗區,康乃爾大學博士。他是美國知名民營智庫 戰略預測” (Stratfor) 的創辦人,該智庫有 影子中情局之稱,專精於情資蒐集與分析,其研究報告常被國際重要媒體引述。 該智庫客戶遍及世界各地大企業、各國政府與民間組織。作者堪稱美國目前首屈一指的策略事務達人。


讀書報告


By Julie Chen,    June 12, 2010


書名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


By George Friedman


作者: 喬治 弗列德曼


翻譯: 吳孟儒 林曉芳  黃思瑜 楊彝安


 


   


    George Friedman 近照


 


我把這本書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分成三大部分: ()世界發展的一般趨勢, ()國際局勢的預測,()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及第三次世界大戰。


 


(一)世界發展的一般趨勢


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各國將爭取移民


 


作者預測,到了二十一世紀,全球人口結構會改變。人類賴基因研究成果,延長了壽命,也延長了投入生產的時間 (Julie: 屆時退休年齡會是八十歲? 或是更大年紀?)。人口老化了,但出生率下降趨勢下,在工業國家會引發一波勞工短缺。現在很多已開發國家想盡辦法拒絕外來移民,到了二十一世紀上半期,這些國家會想盡辦法吸引移民入境,尤其是稀有、專業的勞工。例如: 美國會鼓勵、吸引南方的墨西哥人朝北大遷徙,美墨兩國將在2080年之前為此爆發嚴重衝突。到二十一世紀末期,墨西哥將崛起,挑戰美國霸主的地位。


 


 


人類使用能源的方式有重大變革,石油能源將被太陽能取代


 


作者預測,在二十一世紀前葉,美國軍方會領銜發展出向太空取電的太空太陽能(space-based solar power)發電系統。此系統就是把數量龐大的太陽能板安置於地球同步軌道或月球表面上,持續接受強烈日照,蒐集大量電力,把這些電流轉換成電磁波後傳送到地球,在地球上再把接收到的電磁波轉換回電流,之後再藉由現有或未來的電力網路配電。


當戰爭發生時,可藉此太空取電的模式,在太陽能板及微波傳輸系統都能到處移動情形下,從太空輸送電力到戰場,機動力高,遠比目前運送石油快又方便,美國軍方將於2050年代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中率先使用此種能源。 2060年代,此種太空能源技術將更趨完美,並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太空太陽能發電系統(space- based solar power system) 示意圖


 


太空商業化,人類越發依賴科技


 


作者預測,這時太空發射、載運能力已成熟,且可重複使用,成本可大幅降低。人類可隨時派遣人員上太空執行任務,例如裝置、維修上述太空太陽能發電廠,或太空作戰指揮中心等等。世人是越來越依賴太空科技。到2060年代機器人科技會有長足進步,機器人將取代日漸稀少的人力,也是執行太空任務及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國際局勢的預測


 


二十一世紀是美國世紀


 


作者認為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的國力,例如冰島永遠會是個小國,而美國幅員廣大,東邊有大西洋,西邊有太平洋為天然屏障,兩次世界大戰都傷不到美國本土。美國發展海軍力量較早,因此掌握了全球海軍霸權。軍事策略家皆認為: 控制海洋就能控制全球,海權國家經由控制海上貿易路線都比路權國家富有。所以作者預言: 二十一世紀是美國世紀,2060年代會是美國的黃金十年,經濟、科技及軍事力量鼎盛。


 


 


 


區域性衝突會不斷


 


作者預測,美、日、俄、土耳其、波蘭為自身利益,想擴大勢力範圍,或為自身防衛而動作頻頻,所以區域衝突迭起。 土耳其為首的回教世界繼續與美國對立,日本軍國主義復活,俄羅斯解體,南北韓在2030年代之前統一。作者認為中國歷史是每隔三十到四十年就會重演一次,他預測中國會在2020年代分裂,內政生變,直到2040年代才會由北京統一中國。 作者認為中國的問題是政治問題,維持中國大一統局面的是錢,而不是意識型態。從結構上看來,中國已快走到經濟成長的盡頭了。一旦成長趨緩造成企業失敗與失業率升高,會導致政治不穩定。為了防止分裂,中國會打出民族主義這張牌,把經濟失敗怪罪外國人,且在外交上與外國政府產生衝突,加上自身軍事力量日漸強大,中國人民會團結一致擁戴政府。未來中國的經濟、社會情形將造成嚴重的內部問題,因此中國無暇對外擴大版圖,最多是被動抵抗外國勢力。他認為中國理論上亟欲武力犯台,但實際尚不可能付諸行動,以中國目前的海軍實力,根本不可能強行渡過台灣海峽,更沒有能力保護運輸船隊,把物資運送到台灣打仗。(Julie: 所以中共才會積極以經促統,靠簽ECFA就可不發一兵一卒,把台灣鎖進中國,剝奪台灣主權。)


 


 


俄羅斯(Russia Federation)分區地圖,俄羅斯人口一億四千多萬,有83個省份,組成複雜,到21世紀可能解體


土耳其會穩定成長,從2007年的世界排名第十七,擠進2020年代的世界前十大經濟大國。自從鄂圖曼帝國結束以來,土耳其一直是政教分離的國家,但可能在面臨外在壓力下,把自己定位成回教強國。 屆時它將會成為整個回教世界的重心,一統阿拉伯世界以及地中海東岸國家。 土耳其北方的巴爾幹半島國家(即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國)政局不穩,紛爭不斷,仍會陷入脫序狀態。



黑色三角框: 巴爾幹半島 Balkan Peninsula




巴爾幹半島國家圖


 


作者預測,屆時日本、土耳其、德國、法國會聯合起來對抗美國這個超級霸權。而美國將與韓國、中國組成反日聯盟來牽制日本。


 


()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及第三次世界大戰


 


新的戰爭模式- 太空戰爭


 


作者預測,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將是太空戰爭,仿如星際爭霸戰。大國如美、日,會在太空中成立作戰平台,並派駐太空軍隊。破壞敵軍的衛星將是二十一世紀戰爭的首要目標,以便摧毀敵軍在太空中的導航系統、通訊系統等等。屆時,各國會爭奪低軌道、地球同步軌道、地球與月亮之間的軌道定點,與月球表面的控制權。到2040年,美國將完成太空作戰系統<戰星作戰系統>,佐以極音速無人駕駛飛機、機器人士兵,屆時可在太空作戰平台鎖定地球上目標,發射飛彈,精準地摧毀之。還有機甲步兵團,亦即由人類士兵身穿火力強大的機器人外殼,配置機器自動操縱裝置。


(Julie : 在影片<阿凡達Avartar>中有類似的機甲戰士出現。此書描述的機甲兵應該會比<阿凡達>影片中的機甲戰士靈活。)


 


   


      電影<阿凡達>:  人類士兵與機甲士兵 並肩作戰


 


   


     電影阿凡達的機甲戰士 (人類在裏面操縱)


 


由於區域衝突不斷,二十一世紀中葉(2050年代),第三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前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五千萬人,而未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將大降至五十萬左右。這是由於此時武器精準度高,不須採用二次大戰大規模的全面轟炸策略,傷亡人數因此減少。


 


第三次世界大戰


 


未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與土耳其聯手先發制人開啟戰端,奇襲美國。日本將於一個感恩節假期向美國突襲 (二次大戰日本選星期日黎明突襲夏威夷珍珠港一樣)。日本先從月球基地發射飛彈,鎖定美國在太空軌道上的作戰平台<戰星>,確定摧毀美國<戰星作戰系統>後,就派出數千架無人極音速飛機攻擊美國以及美國在太平洋的船艦與基地。土耳其這時大規模攻打波蘭集團及印度,欲擊潰美國朋友的軍事能力。德國這時會邀請法國及其他國家加入土耳其聯軍行動,與美國對抗。英國則是站在美國這邊。


 


雖然美國的<戰星作戰系統>被毀,但在美國本土仍有秘密火箭發射基地,在日本奇襲<戰星作戰系統>七十二小時之後,美國會在不到兩小時之內,就發射飛彈把土日兩國大部分的偵察衛星全摧毀。美國還會派出先前偷偷派駐在月球太空實驗站的軍隊,出手擊毀日本在月球的所有設施。


  



    敵人攻擊會來自太空!!!!!


 


這場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美國會是損失最少、獲利最多的國家,將以霸主之姿傲視全球。


 


結語


這本書是美國人寫的,預測美國成為二十一世紀霸主,言之有理。只是書中預測的種種,我恐怕活不到那個時候來應證了。


              


          


                                            原文書籍封面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 & frank 的頭像
    julie & frank

    julie & frank 的部落格

    julie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