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中道
作者: 華南柯(2010/8/11)
年底的五都選戰,原先被認為是兩年多來被國、共聯合欺壓得抬不起頭來的
台灣人翻盤的大好機會,尤其是南台灣的高、南兩都一向被認為是台灣民
主的發源地,更是勢在必得而且被認為穩贏的。因此代表本土精神的民進
黨政治人物在高、南兩都參選熱烈。經過激烈的初選競爭之後,勝負已分,
但是有落後者不服輸,執意批評選舉不公平,甚至要脫黨參選,聲稱他走的是「中道」。本人提出下列個人認為以「台灣優先」為本的「中道」:
1. 政治人物應該要有「願賭服輸」的精神。黨內初選按照黨的程序製定遊戲規則,參選人既然報名參選,表示已經知悉並認同這個遊戲規則,絕對不能輸了才抱怨遊戲規則不公平,有作弊情形等等無法令人接受的理由來杯葛黨中央。一般選民寧可相信他們支持的政黨,而唾棄「願賭不服輸」的候選人。輸的候選人應該「願賭服輸」立刻退出選舉,晦光養蹈,來日自有機會重出江湖,發揮專長完成使命,這才是「中道」。
2. 2. 政治人物不應該有「凡事非我不可」的想法,黨內初選失敗,就應立即認輸並呼籲自己的支持者 轉而支持黨內提名的初選勝出者,擊敗它黨(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這才是「中道」。1994年台北市市長的激烈競爭中,民進黨黨內初選,長、扁之爭激烈到支持民進黨的本土派選民跟著沸騰。第一關黨員投票,阿扁結合新潮流打敗聲勢極高的謝長廷,雖然還有第二關的民調,一般認為台北市在地的謝長廷應該會獲得市民極高的支持率,而板回一城。但是謝長廷為顧全大局,立刻宣佈退出民調競爭,承認阿扁勝出。雖然當時支持謝長廷的群眾,流著眼淚懇求謝長廷競選到底。但是謝長廷當眾宣佈他願意擔任阿扁的競選總幹事,和他一起拼這場選戰,並呼籲他的支持者轉而支持阿扁。最後阿扁終能以些微得票率之差擊敗當時聲勢浩大的趙少康獲選為台北市長。謝長廷這樣的「高風亮節」贏得全台灣本土派選民的敬重,因此他後來能在高雄市長的選役中,一舉打敗強勁的國民黨候選人吳敦義,開啟民進黨在高雄的長期執政。
另2008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歐巴馬和希拉蕊間的競爭,也是真槍實彈的激烈戰爭。結果一出,希拉蕊馬上恭喜歐巴馬的勝利,並全力支持歐巴馬打敗共和黨的候選人,使歐巴馬順利當選美國總統。因此才能獲得歐巴馬提名出任國務卿,發揮她的外交長才。希望南、高兩都民進黨落敗的候選人能「見賢思齊」焉,立刻退選轉而支持同黨提名的候選人,這才是「中道」。
3. 3. 政治人物應該服務的對象是支持他的普羅大眾,而不是少數財團。絕不能為了政治獻金,討好大財團,背棄犧牲農、工大眾。 政治人物更應該堅守「誠信」原則,不能為了個人勝選考量,「昨非今是」,這才是「中道」。
民進黨政治人物都知ECFA是馬英九假藉經濟之名,行其終極統一之實,簽訂ECFA之後,大量勞工和農民將會失業,只有少數財團獲利。這就是雖然最近兩季表面的經濟成長率升高了,但是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民進黨自始就反對馬政府簽ECFA,堅持ECFA應該公投。如今楊秋興為個人勝選考量,竟然變節肯定馬英九、支持ECFA,並自稱走的是「中道」,其實是反民主、賣台的「逆道」。這種人若仍然執迷不悟,台灣選民一定要用選票支持民進黨提名的陳菊,唾棄楊秋興這樣的政客,使他淪落為施明德之流。
國會議員間的對話:
"我的座右銘是: 吃、喝並開心,因為明天你競選連任時可能會被打敗。"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