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心得

書名:耶路撒冷三千年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作者:Simon Sebag Montefiore
      生於1965, 耶路撒冷猶太家族後裔,英國倫敦大學攻讀歷史

翻譯者:黃煜文

undefined

Date: Dec. 2nd, 2016

By Julie Chen

 

前言

美國共和黨籍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於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宣稱,若他當選總統,他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且立刻將美國大使館從現址特拉維夫(Tel Aviv)遷到耶路撒冷。他說: "We will move the American embassy to the eternal capital of the Jewish people, Jerusalem."

當時我正在讀這本書:「耶路撒冷三千年 Jerusalem: The Biography」,當時我只知道耶路撒冷是名聞遐邇的歷史名城,三大宗教(基督教、回教與猶太教)的聖地,但對中東歷史不甚解的我心想川普的這番話有什麼意義呢。 讀完這本書,再花了好些時間仔細探究,我終於有了初步了解。 就先說說這本書我印象深刻,覺得有趣的、重要的歷史事件,本書依照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這座城市三千年來至1967年六日戰爭這段期間的歷史,這城市發生的事件幾乎都與世界相關,所以這部城市編年史也可說是一部世界史。

 

有趣的、重要的歷史事件

  • 人類最早居住於耶路撒冷可上溯到西元前五千年。西元前一四五八年,埃及人征服耶路撒冷,當地居民因此成為埃及的臣民。西元前五百年巴比倫人摧毀了耶路撒冷,西元七十年七月,羅馬皇帝維斯帕先之子提多圍攻耶路撒冷、將俘虜釘上十字架,腐爛的屍體、狗群狼群啃食屍骨、饑荒,真是人間煉獄。耶路撒冷自古以來就有神聖之名,是西方世界打破頭,搶著要的城市。西方歷史上許多帝王渴望取得它當戰利品。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地方,為什麼獨選耶路撒冷?耶路撒冷遠離地中海沿岸商路,缺乏水源,夏季時烈日灼,冬季時寒風冽,這裡的地形充滿石頭,崎嶇難行,顯然不是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耶路撒冷不具戰略地位價值,但亞伯拉罕諸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即基督教、猶太教、回教)的先知們在此不毛之地看到異象,信仰加上接收到的啟示使這城市廣受崇拜,成為此三大宗教鬥爭的焦點。
  • undefined 

             耶路撒冷

  • 大衛王朝
    大衛是先知撒母耳尋覓到的以色列人國王的人選,他是勇敢的戰士,也有善於彈琴的音樂才能。他自告奮勇出戰體型巨大的歌利亞(David vs. Goliath),成為歷史上/聖經上一段被傳頌千年的以小擊大英勇美談。基督教及回教都聲稱大衛王是他們的先知。大衛王覬覦其手下軍官的美貌妻子拔示巴,奪人妻,又把該手下軍官發配邊疆戰死沙場。所羅門王就是大衛與寵妾拔示巴所生。(Julie 註:大衛王在歷史上、宗教上備受尊崇,但奪人妻也是事實,這是英雄的黑暗面。)
  • undefined 
  • 大衛王墓
  • 羅馬帝國的猶太問題
    羅馬皇帝圖拉真(西元100年左右)想剿滅所有猶太人,因為他與當時羅馬人認為猶太人信奉一神教與割禮(割禮=上帝與猶太人立約的象徵),藐視羅馬諸神,猶太人因此被視為羅馬帝國的仇敵。圖拉真對猶太人苛徵猶太稅並迫害基督徒。西元130年,繼任的羅馬皇帝哈德良(西元117年至138年在位)打算在耶路撒冷廢墟上興建一座古典羅馬城市,刻意去除耶路撒冷的猶太色彩。猶太人對羅馬人的壓迫及耶路撒冷的異教化感到憤怒,終於由自稱以色列王的猶太指揮官科克巴發動了一場恐怖的猶太戰爭。戰爭慘烈科克巴大敗身亡,大量猶太人淪為奴隸。猶太文學每次提到羅馬皇帝哈德良一定會詛咒一句:「願他的屍骨在地獄發臭腐爛!」
  • 庫德族的薩拉丁
  • 西元1187- 1189年,庫德族的薩拉丁統治著埃及、敘利亞、葉門、及伊拉克,他攻打取得耶路撒冷之後想把它轉變成伊斯蘭教的聖城。耶路撒冷的陷落震撼了歐洲。西元1190年,英格蘭獅心王李察、法國國王菲利浦二世及日耳曼皇帝腓特烈因此發起第三次十字軍,他們決心從薩拉丁手中收復耶路撒冷。結果是兩敗俱傷,兩軍將領們精疲力竭,染上重病相繼而亡。
  • undefined
  • 薩拉丁畫像
  • 馬木魯克王朝(Mamluk)
  • 馬木魯克統治敘利亞及埃及(西元1250- 1517年)。馬木魯克王朝的建立者拜巴爾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當時埃及開羅的蘇丹阿尤布大批買進突厥奴隸,以此組成馬木魯克軍團,蘇丹不信任自己的家人,反而認為「一個奴隸要比三百個兒子來得忠心」。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的奴兵,英勇善戰,最著名的奴兵大將,拜巴爾,在西元1260年還曾擊退入侵敘利亞的蒙古軍。拜巴爾壯大後殺掉蘇丹,自立為王。拜巴爾以及他的繼承人統治耶路撒冷達三百年之久,他們全是嚴厲殘酷的軍事獨裁者與軍事政權。
  • 西元1258年,蒙古人被馬木魯克首領拜巴爾擊退。西元1260年,蒙古伊兒汗率騎兵掠劫巴格達,攻下大馬士革,長驅直入到達加薩,順便掠奪了耶路撒冷,但蒙古人對耶路撒冷興趣缺缺,就把該城交給亞美尼亞國王赫托姆二世。(Julie註:顯然蒙古人沒有歐美/中東人對耶路撒冷的特殊宗教感情,對統治不毛之地的耶路撒冷不感興趣。)
  • undefined
  • 精銳衛隊由奴隸兵擔任
  •  
  • 鄂圖曼帝國的蘇雷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ant,西元1517- 1550年)
  • 蘇雷曼大帝對耶路撒冷的建設貢獻良多,他增建了圓頂清真寺、城牆、聖墓教堂,建造了輸水道將水引進耶路撒冷,這些工程都是就近由敘利亞總督主持,遠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蘇雷曼大帝征戰各地擴充帝國領土,終其一生卻未能親臨耶路撒冷視察這些建設傑作。蘇雷曼大帝統治的鄂圖曼帝國從巴爾幹到波斯,從埃及到黑海,非常廣大。他自己說:「在巴格達,我是沙(Shah); 在拜占庭,我是凱撒; 在埃及,我是蘇丹(Sultan)」 他是鄂圖曼帝國第10位、也是在位時間最長(46年,1520- 1566)的蘇丹,也自稱哈里發,是政治及伊斯蘭教最高領袖。
  • undefined
  • 蘇雷曼大帝
  • 西元1830- 1840年,說土耳其語的阿爾巴尼亞人在統帥易朴拉欣率領下成功佔領耶路撒冷,他承諾減輕對基督徒與猶太人的壓迫,在法律上給予平等地位而且廢止朝聖者向教會繳納規費的陋習。
  • 耶路撒冷朝聖
  • 在十九世紀,歐美俄國基督徒(包括王公貴族、作家、考古學家、記者及平民百姓)前往耶路撒冷朝聖是為死亡與救贖做好準備,追尋天啟、基督再臨。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與其人民對耶路撒冷有特殊的尊崇,尼古拉一世還以正教與聖地的保護者自居。耶路撒冷就成為法國(天主教保護者)與俄國(正教保護者)角逐利益的焦點。西元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大屠殺猶太人,引發約三百萬猶太人大出逃,大部分逃往美國,只有數千人前往耶路撒冷,他把猶太人描繪成「殺害基督的兇手」以及斯拉夫民族和基督徒的壓迫者。屠殺猶太人成為他和他兒子,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的國策。德國皇帝威廉(西元1898- 1905年)討厭猶太人,經常痛罵猶太資本主義是有毒的禍害,他還提出以瓦斯來大規模滅絕猶太人的計畫。(Julie註:原來希特勒納粹(西元1889- 1945年)的猶太人大屠殺早有歷史軌跡跡可循。)
  • 耶路撒冷的真面貌
    耶路撒冷一直存在於遙遠歐美俄基督教徒的想像世界裡,歐美俄朝聖者來此尋找他們過去藉由聖經建立的想像。等到他們抵達後,他們只看到街上多樣的服飾,輕視他們不喜歡的東方骯髒景象,但對充滿生氣的阿拉伯人與塞法迪猶太人的世界,很少留意,但這才是耶路撒冷的真面目。
  • undefined
  • 塞法迪猶太人 
  • 塞法迪猶太人是猶太人的分支之一。占猶太人大約20%。 他們在十五世紀被趕出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因長期生活在阿拉伯化的伊比利亞半島上,長期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生活習慣與其他猶太分支頗為不同。 
  • 近代的猶太建國運動
    宗教錫安主義起源於西元1260年代,該主義的中心思想:「猶太人應該回歸、定居與重建耶路撒冷,然後等待彌賽亞的來臨」奠定了近代猶太人建國運動的理論基礎。經過了數千年的苦難,猶太人漸漸有了共識:猶太人必須擁有自己的國家國才能離苦,得到安全。西元1896年的猶太人建國運動興起。1897年 8月,以赫茨爾為首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瑞士巴塞爾(Basle)開了第一次錫安主義會議,通過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的復國綱領。此時英國已佔領了埃及,它決定利用猶太復國主義,攫取垂涎已久的巴勒斯坦,進而控制中東地區,法國此時也想佔領敘利亞。 英國富有的猶太資本家家族為此建國運動出錢出力積極遊說歐洲英、美、法等強國的決策者,這些猶太大資本家族包括:蒙特費歐里、羅特希爾德家族。
  • undefined
  • 赫茨爾
  •  
  • 貝爾福宣言 (Balfour Decla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後,英籍猶太人大學化學教授魏茲曼(Chaim Weizmann)成功研製造丙酮新配方,而丙酮是用來製造線狀無煙炸藥的溶劑,使在當時處於劣勢的英國反敗為勝。為答謝魏茲曼的功勞,當時的英國政府答應協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在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致函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羅思柴爾德。信中說:「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並願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應明確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者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 這封信後來被稱為「貝爾福宣言」。宣言中的「猶太人的民族之家」,實即「猶太國」。根據此宣言,猶太人在英美法等強國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猶太國。
  • undefined
  • 以阿六日戰爭,以寡擊眾
    1967年五月,埃及總統納瑟聯合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對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以阿戰爭,企圖一舉消滅以色列。這是阿拉伯世界有是以來最團結的一次,各國總共投入五十萬人、五千輛坦克與九百架飛機。以色列投入二十七萬五千人、一千一百輛坦克與兩百架戰機。1967 六月五日到十日六天之內,在總理拉賓、國防部長達揚領導之下,以色列空軍摧毀了埃及、約旦、敘利亞的空軍,成功拿下耶路撒冷、佔領了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總理拉賓把這次戰爭命名為『六日戰爭』。猶太弱小的自由民主國家以色列擊敗專制阿拉伯國家的聯合軍隊,以色列一直是美國特殊的盟友,協助美國對抗激進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Julie註:根據 2007年六月四日 BBC專文報導:「40年過去了,以色列只放棄了它於1967年戰爭中佔領的兩個地方:西奈沙漠根據1978年的大衛營協議(在吉米﹒卡特總統的直接調停下達成)歸還埃及,加薩地帶在2005年以色列單方面撤軍後由巴勒斯坦當局接管。
    以色列還佔領著約旦河西岸和戈蘭高地,仍然認為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以色利為此付出了政治代價。」(參見以下參考資料第八點)  。
     
  •  

undefined


  •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復國的消息,成為報章的頭條新聞。

讀後感言

  1. 作者很會講故事,他把三千年的歷史研究深入,講得條理分明,講述諸多軼事,令人讀來趣味橫生,宛如在看連續劇。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必讀的書之一。一個城市有這麼長(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紀錄,世界上沒幾個,本書作者講述的不單單是個猶大山區的地方城市(耶路撒冷)的編年史,也是一部世界史。
  2. 身為佛教徒,我最感興趣的是:亞伯拉罕諸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即基督教、猶太教、回教)都有相同的末日觀念,他們相信末日來臨時,將會有戰爭,將會出現審判,死人將會復活,彌賽亞將會統治,天國(即新耶路撒冷)將會降臨。亞伯拉罕諸宗教看來是師出同門,理論相同,理應和平相處,但幾千年來,亞伯拉罕諸宗教紛爭方興未艾。基督教跟伊斯蘭教互打了幾千年戰爭,恩怨何時了?人類的智慧不足以解決千年恩怨? 到現在,回教的什葉派與遜尼派還是互相恐怖殺戮不已。這是人類的嚴重的差別執著心所致吧!
  3. 三千年來,最常見的事件就是耶路撒冷這座城市被侵略、摧毀,受暴力、苛政之苦。王位的繼承非常殘暴血腥,父子、母子、手足相殘屢見不鮮。這與世界其他古老文化的國家如中國的朝代權力鬥爭的血腥程度相去不遠,這是人類的虐根性使然。
  4. 從這部三千年歷史的書我得出一些結論:1. 國家要強盛,必須要包容尊重不同宗教、種族、思想等,有容乃大,需致力發展科學,發展海陸貿易。孤立主義只會把餅越變越小,對人類經濟政治長遠發展不利。 2. 宗教熱忱vs. 政治操作: 宗教熱情是可由政治煽動而起,政治人物會操作宗教議題以謀取政治利益。 3. 猶太民族太優秀而遭忌,幾千年來,從古代的羅馬帝國到近代的俄國沙皇、希特勒,都想殲滅猶太人,所以猶太人唯有獨立建國自立自強才是活存之道。 4. 寡民小國一定要有保衛自己的軍事能力。以色列追求獨立建國圖存的努力,令人欽佩。 「以色列人口目前約四百五十萬左右,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時人口二百七十萬,同時段埃及、敘利亞、約旦、沙國、伊拉克、黎巴嫩等六國人口約五千四百萬,雙方人口數比為二十:一。」(參見以下參考資料第六點) 以色列在中東阿拉伯國家敵視環繞之下,眾志成城,一致對外,足供我們借鏡。
  5.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近年也致力於以獨立國家身份進入聯合國,並宣稱將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爭論未休之際,其他各國仍不想把位在特拉維夫的大使館搬到耶路薩冷,以免觸怒阿拉伯國家。我們就等著看美國新當選的總統川普何時執行諾言: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耶路薩冷。

 

                   ----    全文完    ----

參考資料網頁:

  1. 亞伯拉罕諸宗教

http://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Abrahamism

  1. 耶路撒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rusalem

  1. 馬木魯克

http://blog.xuite.net/holmeslee/twblog1/124194073-%E9%A6%AC%E7%A9%86%E9%AD%AF%E5%85%8B

 

4. 一戰之後:鄂圖曼帝國的末路、掙扎與再生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82727

 

5.  伊朗與西亞世界》一戰之後:破碎的阿拉伯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97004

6.  六日戰爭

https://www.cyut.edu.tw/~ycfann/arab_israeli_wars/israeli_arab2.doc

 

7. 六日戰爭 四十年回顧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070522/3495385/
8. 1967年“六日戰爭”至今影響中東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710000/newsid_6716800/6716867.s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e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