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心得

書名:

 

2100科技大未來:從現在到2100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By Julie Chen                     July 25, 2015

 前言

加來道雄(Michio Kaku)博士在2011年所著的「Physics of The Future- How science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中譯「2100科技大未來」)相當有趣。這本書的英文版及中文版我都讀了,張水金先生的中譯本「2100科技大未來」,翻譯得不錯,值得推薦。

我寫下「2100科技大未來」讀書心得,分享大家,也供我往後隨時翻看參考用。

本書作者:日裔美國人加來道雄(Michio Kaku)博士

ISBN 978-0-385-53080 

翻譯者:張水金

         下載                    634872692283797500  

 作者簡介:

 

michio-kaku-0314-mdn  

加來道雄(日語:ミチオ・カク,英語Michio Kaku1947124日-)是一位日裔美國籍理論物理學家

 

加來道雄說:「我的祖父年輕時來到美國,他當時是為了參加舊金山大地震的救援工作,後來就留在了這裡。」加來道雄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196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72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最近25年執教於紐約市立大學,還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紐約大學的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弦理論超對稱以及萬有理論

他著有許多大眾取向的科普書籍,並在紐約市WBAI廣播電台主持每周一次的節目「Explorations」,討論科學和其他大眾話題。還在2006年參加了BBC的時間系列紀錄片的錄製工作,在片中擔當主講人。經常出現於各種包含物理理論的紀錄片中。

以上來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A%A0%E4%BE%86%E9%81%93%E9%9B%84 

 

本書內容 

作者說:「今天,如果我們還能拜訪我們的古代先人,向他們展示諸多科技成果,我們將會被認為是為魔法師。」  作者根據現有的科技,預測未來。從現代到西元2100年,他把這段時間分成三階段,在每階段,他預測人類的科技將會是何樣貌。

我把作者的預測整理,臚列如下:

時間架構

重要科技運用

情境預測

世紀初期(現在- 2030

網路眼鏡和隱形眼鏡/無人駕駛汽車/四面牆都是螢幕/軟性電子紙/再生能源電力(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氫)

l  非常便宜的晶片遍佈整個環境,網際網路無所不在,帶上網路(隱形)眼鏡,我們只要一貶眼就可上網。到處都可當螢幕。

l  無人駕駛汽車減少酒駕引起的傷亡。

l  太陽能/氫等乾淨能源取代石油能源,石油燃料車輛被電動車取代。

世紀中期(2030- 2070

摩爾定律終結/真實與虛擬實境的混合/擴增實境:觀光、藝術、購物和戰爭的革命/全能翻譯機/全像技術與3D立體影像

/人類DNA圖譜全解/奈米科技神速進展

l  矽晶時代/摩爾定律終將結束,量子理論將接管,物理學家找到矽晶力量的繼承者。

l  專家機器人(如機器外科醫生、機器護士、機器大廚師等)為人類服務

l  調配DNA,來訂做理想中小孩

l  幹細胞、人體器官複製、基因療法成熟,人類能減緩老化過程,青春永駐。

l  人類生活在網路世界,真實世界已與電腦中的影像融合。

遙遠未來(2070- 2100

以心念操控物體/讀心術/夢境攝影/fMRI掃描/三度儀和可攜式腦部掃描機/心靈傳動與神力/室溫超導體磁力運用/太空太陽能(space solar power

l  人類以念力控制周圍的世界,彷彿生活在神話裡。

l  復育消失的生命(如侏羅紀公園的恐龍)

l  創造新的生命形式

l  磁浮火車/汽車不與地面磨擦因而節省30%能源並減低二氧化碳排放

l  在太空生產太陽能電力(SSP)成為重要的替代能量來源

 

因為摩爾定律(Moore’s Law, 即電腦的運算力,大約每十八個月就會倍增),過去五十年電腦工業突飛猛進。今天,我們的手機運算能力,比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送兩個太空人登陸月球時所有的電腦還要強大。作者預測,2020年左右或更早,摩爾定律將開始衰微,並可能終於崩潰。電腦革命是由電晶體的縮小所帶動,而電晶體的縮小是無法永遠持續下去。當電晶體終於接近單一原子大小的時候,量子理論就要開始接管。根據德國物理學家海德堡不確定性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 principle(註一),在原子層次,你無法知道電子在哪裡,所以電子無法被準確地限定在一條超薄的線或一層表面上,它一定會溢出,造成電路的短路。作者假設屆時科學家會找出新方法實現量子電腦的夢想。 

到了2100年,電腦迅速增加的運算力,我們將如同神話中的諸神,能以念力控制周圍的世界,我們將可與散佈在環境中的晶片,隨時進行心智接觸,讓它們靜靜地執行我們的指令。

 

 greek-gods-gods-goodies-greek-mythology  

到2100年,人類將像希臘神話諸神,法力無邊?

 

人類可能造出可以說話、有完全的推理能力,真正自主,並且猜透我們心裡願望的機器人,這些智慧型機器電腦人會不會反過來控制、甚至傷害人類?作者對上述問題也有深度探討。他說,1997IBM的機器人「深藍」(Deep Blue)擊敗了世界棋王蓋瑞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造成轟動。出面受訪談話的是輸家卡斯帕洛夫,因為「深藍」完全無法談話。人工智能研究員開始領會到:強大的運算力並不等同智能。人腦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成兩項關鍵工作:模式辨識(pattern recognition)和常識判斷,但要讓機器人具備這兩項能力,就需要與人腦相當的電腦模型,這是項非常艱鉅且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工程,但有專家認為,機器的智力要超過人類只是時間問題。

 

 112.0  

Honda(本田)發展出來的機器人Asimo 會奉茶招呼客人

 

203 

機器人跳八家將

 

機器人跳八家將 世界盃奪冠

 

作者一再強調:科學和技術是社會經濟繁榮的引擎,他與友人佛里曼戴森感慨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資優生選擇去當投資銀行家,而逃避硬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恐是美國衰敗的訊號。 

作者預期藝術創造及娛樂事業將會繼續爆發性的成長,社交網路的力量將會增加而非減少。 

 

我的感想 

l  這是具深厚科學知識的內行人所做的未來預測,很有說服力
加來道雄博士擁有紮實的科學根基,並有機會親身採訪眾多優秀頂尖科學家,他所做的預測令人信服。此書對預測的科技運用有深入淺出的解說佐以生動的圖示,讓不具科學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了解。

l  作者身為科學家,但也有相當人文素養
我喜歡作者引用很多希臘神話及諸多現代科幻電影,來呼應他的科技預測,讓複雜難懂的科學理論,轉變成好讀、開人眼界的故事。科學家也可兼是一位優秀的哲學家與文學家。 

l  最後一章(第九章)二一零零年生活一瞥(A DAY IN THE LIFE IN 2100)是很生動的描述想像中下一世紀的生活情景
我最喜歡這一章,因為作者以創作小說方式描述,在西元2100年,一位男性工程師的工作、休閒娛樂、求偶、結婚生子的故事。這位男主角所做的一切,基本上是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在做的,只是全程都可透過網路世界進行與完成,有虛擬有實境。奈米科技、電腦科技、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能源科技全運用到日常生活。雖然現在看起來很科幻,但我個人相信,下一世紀,我們應該就會是這樣生活吧。

l  曾幾何時,我們每到一處公共場所(車站、航空站、咖啡廳、餐廳、表演廳、球場、旅館等等),我們就要問店家是否有WIFI可供上網,就好像我們進入屋內,就找尋電燈開關一樣。如今,世界各大都市莫不爭相配置WIFI系統,供民眾使用。網際網路已是我們工作、生活、社交、聯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平等自由上網權也被視為現代人權了。網路提供者(如電信公司)對其提供的資訊內容必須一視同仁,就如提供如水、電等公用服務業者一樣,這就是最近美國法律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Tim Wu 所倡議的Net Neutrality概念(註二)
未來,上網會更容易。暢銷書「數位銀行(Digital Banking)」作者史金納(Chris Skinner)日前來台訪問,報載:「他提出「Web 4.0」重要概念,他認為,行動裝置揭開「Web 3.0」的帷幕,但預計十五年後,將發明電腦晶片植入人體的技術,只要念頭一動,資訊就會浮現腦中,連行動裝置都不需要,將對各行各業產生翻天覆地的巨變。」。(註三)

  

           ------   全文完   ------

(註一)「Heisenberg uncertain principle」請參以下兩個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KELOE9eY4

http://wiki.mbalib.com/zh-tw/%E6%B5%B7%E6%A3%AE%E5%A0%A1%E4%B8%8D%E7%A1%AE%E5%AE%9A%E6%80%A7%E5%8E%9F%E7%90%86

(註二)「Net Neutrality」請參:   https://www.ocf.berkeley.edu/~raylin/whatisnetneutrality.htm#definition 

(註三)「數位銀行(Digital Banking)」報導,請參:http://udn.com/news/story/8366/1061199-%E5%8F%B2%E9%87%91%E7%B4%8D%EF%BC%9A%E6%95%B8%E4%BD%8D4.0-%E5%BF%B5%E9%A0%AD%E4%B8%80%E5%8B%95%E2%80%A6%E8%B3%87%E8%A8%8A%E6%B5%AE%E7%8F%BE%E8%85%A6%E4%B8%A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e & 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